压感屏(3D Touch和Force Touch等) 虽然,悬浮触控最终并没有成为主流技术搭载在如今的旗舰机上,但是苹果将其转世投胎,用在了3D Touch上面。也就是本文开端,小编在一张图上列出的其中一项压感屏技术,小编认为,压感屏其实就是悬浮触控的优化版。 无论是苹果、华为,还是中兴和金立,现阶段压感屏能够实现的功能其实大同小异,消费者不是嫌弃悬浮触控技术要求的操作精度过高,对手指的悬空距离有太大的限制吗?苹果索性把自电容模块去除,直接在多点触控屏幕(互电容)上实现悬浮触控能够实现那些功能,例如预览信息、图片、邮件等操作。接下来,我们看看各家厂商在压感屏上都设计了哪些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iPhone 6s系列
iPhone 6s上面的3D Touch
3D Touch核心就是Peek和Pop两大操作
毫无疑问,iPhone的3D Touch再一次带来了人机交互的操作革命,从iOS诞生之初,多点触控屏幕开始让果粉们养成使用“点按”动作完成日常操作,到后来iOS7,苹果开始明确引导果粉们使用“滑动”替代“点按”完成大部分操作,在iPhone 6s上,苹果充分融合“点按”和“滑动”这两种动作,为“点按”操作引入“Peek”(轻按)和“Pop”(重压)两种按压力度,不同按压力度除了能够触发不同的系统反馈(例如预览或者打开Apps内容),部分Apps还能够配合“滑动”操作,实现更多丰富有趣的功能。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3D Touch一些应用场景。
利用Peek操作进行邮件预览
利用Peek可以预览网页链接(无须打开网页)
利用Peek操作预览相册中相片
利用Peek操作预览短信息地址在地图位置
Peek操作显示“电话”这个App对应的快捷操作
利用Peek操作预览桌面中那些App快捷操作
将“Peek”和“滑动”这两种操作结合
更多Peek和Pop的应用场景
3D Touch功能虽然丰富,但是无形中增加了用户学习的成本,需要在购买iPhone之后花时间钻研不同的Apps在Peek和Pop两种操作间的不同,有时候就会产生混乱,不知道什么时候用Peek,什么时候用Pop,关键还是下文即将提到的触控反馈机制,这块集成了3D Touch技术的触控屏幕,其中一层结构称为Taptic Engine,通过振动反馈让用户知道刚刚的“点按”操作是Peek还是Pop,但是大部分果粉都认为这种反馈不够直观,依然很难界定刚刚按下去的时候究竟是Peek还是Pop操作。综上所述,即使拥有Taptic Engine负责触控反馈,消费者仍然觉得3D Touch并不能为用户体验带来多少便利,期待未来的进一步优化。
iPhone 6s压感屏构造
接下来,我们看看iPhone 6s上这块屏幕构造。如下图(苹果官网截图)所示,实现3D Touch最关键的核心部件就是电容式传感器,一般多点触控电容屏幕,例如iPhone 6,只能够检测用户手指是否放在了触控屏上,而无法感应到按压力度的大小。而根据上文电磁屏和手写笔的原理,在手写笔加装压力传感器即可感受到这种按压力度反馈,iPhone 6s其实也类似,不过将压力传感器做成了单独一层屏幕结构,集成在显示屏背光层中,用于测量压力的细微变化。
iPhone 6s压感屏构造
最后回到上文提及的悬浮触控问题,iPhone 6s借助压力传感器,去除了索尼和三星悬浮触控技术上的自电容设计,但是依然能够实现短信息、相片、邮件等预览功能,让“悬浮触控”从噱头变成了接地气儿的实用功能,当然,这时候3D Touch,在小编看来也不再像“悬浮触控”那样科幻和拉风,只有期待未来技术上成熟,苹果或者友商重新考虑将这种交互体验从3D Touch还原成“悬浮触控”的实现形式。 华为Mate S 如今的华为在很多高新技术上已经持平国际厂商的研发水平,例如LTE Cat.12基带芯片,又或者是今天所说的压感屏技术,比iPhone 6s提前一点点发布了华为Mate S,让Force Touch相比3D Touch更早面世。华为的Force Touch技术只搭载在压感版的华为Mate S上,其它版本的华为Mate S或者最新旗舰华为Mate 8并没有配备这项技术。
华为Mate S(压感版)
相比3D Touch,华为为Force Touch引入了一项比较有趣的应用——趣味称重。实际体验中,虽然限制多多,而且精度并不准确,但是作为一项趣味性的试验,向消费者简单地介绍了Force Touch技术,这项App的作用已经达到了。
趣味称重
华为十分清楚3D Touch无法设置Peek和Pop按压力度的范围大小这个弊端,从而让有些消费者觉得Peek和Pop的力度区分还算明确,而有的消费者则经常出现想用Peek时候调用了Pop,想用Pop时候却调用了Peek情况。Force Touch提供了“按压习惯设置”选项,让花粉们自定义最适合自己的Peek和Pop按压力度,你的地盘你做主。
自定义按压习惯设置
Force Touch针对Emotion UI的虚拟导航栏问题作出了更佳的解决方案,在此之前,Emotion UI允许花粉们随时隐藏和显示底部的三颗虚拟按钮。引入Force Touch之后,消费者能够按压屏幕的底部边缘指定位置替代三颗虚拟键作用。这种设计对于习惯了Force Touch技术的花粉尤其贴心,既解决了三颗虚拟按键在屏幕内部碍眼的问题,又遵循了原生Android系统设计的理念。除此以外,按压屏幕左、右上角边缘位置还能打开自定义的快捷应用。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还记得当年荣耀6 Plus推出的时候,华为曾经发布过一种官方贴膜吗?这种贴膜贴在荣耀6 Plus上之后,其实也是实现如下图所示的功能,只不过当时是在屏幕周边位置实现,现在则是直接把这些功能内嵌在屏幕里面。
用Force Touch替代虚拟导航栏
中兴AXON天机mini
中兴AXON天机mini(压力屏版本)
中兴AXON天机mini拥有众多版本,其中只有压力屏版本才配备类似3D Touch的技术。
中兴AXON天机mini也配备了3D触控
返回桌面也可以不用按“Home”键
类似3D Touch的Peek和Pop
对视频和相册的操作优化
快速预览Apps相关操作选项
3D密码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兴的3D触控生态链还是搭建得比较完善的,除了一般的功能以外,还有一些比较有趣的亮点,例如3D密码。四位数字密码在早期iPhone用得比较多,当时被人吐槽安全性低,但是方便记忆,中兴则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另一个纬度,输入四位数字密码时候,用户能够伴随着Peek(轻按)和Pop(重压)两种力度操作,将同一种数字密码组合出不同的密码类型。例如“1234”,设置密码时候,我们可以在按下“1”时候使用Peek力度,按下“2”时候使用Pop力度,按下“3”和“4”时候使用Peek力度,这样的话,即使大伙的密码都是“1234”,或者被别人看到了自己的密码,但是通过按压力度这种全新的隐性维度,能够将这些烂大街的数字密码变得既方便记忆又安全实用。
3D触控生态链
金立S8
金立S8
就在刚刚过去的MWC 2016发布会上,金立除了公布了全新的品牌Logo以外,还发布了金立S8,其中配备了压感屏技术。主要由快捷预览、快捷菜单、动态壁纸、侧压快捷栏四个功能模块组成。和3D Touch类似,根据按压力度不同,分为轻按(Peek)、重按(Pop)两个层级,在手机桌面,轻按图标快捷预览该Apps相关操作选项,重按打开该Apps。当按压手机侧边时候,能够快速打开常用自定义应用列表。
Edge bar(侧压快捷栏)
轻按图标快捷预览该Apps相关操作选项
为了提高触控反馈的交互体验,按压成功时候,系统会有相应的振动提示。这种设计类似nubia手机双击音量键时候实现“急速抓拍”功能,方便用户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触发成功,减少瞎等待时间。
3D Touch动感壁纸
总结:从电容屏和多点触控技术在手机上崛起,到悬浮触控诞生,最终进化成今天所看到的3D Touch等压感屏技术,无论是用上了压感屏技术的苹果、华为等厂商,还是为其前身——悬浮触控技术作出了贡献的索尼、三星,其实都在潜移默化,一步一个脚印地改变着智能手机的操作体验。 当我们抛弃电阻屏,在电容屏设计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优越地玩起了“水果忍者”、“节奏大师”等游戏时候,当我们灵活地在电磁笔和手指之间任意切换,轻松地操作着微软Surface Pro系列平板和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机时候,我们应该感谢手机屏幕上那些触控层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乐趣和便利。想当年小编第一次体验的那台电阻式平板电脑,把手指头敲疼之后,瞬间对其用户体验滑落到谷底,之后买了一台电容式平板电脑,发现用户体验确实不只差一点点,尤其是操作上灵敏度和多点触控体验。 YY一下,不知道是不是iPhone将三星当年的Air View改造成3D Touch之后深受果粉们欢迎,三星觉得心里不舒服,所以在MWC 2016上发布的三星S7系列两款旗舰中并没有搭载压感屏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