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请教坛里各位机油老司机,机油试纸咋看
RT,07手动老骊威,去年跑得少,1年才跑了5000+km,纯市区堵着闲的无聊滴个机油试纸玩,不会看来请教下坛里各位老司机,学习看看这机油试纸咋看
机油是一个玩越野车的机油贸易商推荐给我的小众货,大阪樱花NEEDS的全合成5W30
前段时间好想收一台骊威,无奈二手市场太少,最后只好放弃
永恒瞬间 发表于 2019-7-13 16:46
前段时间好想收一台骊威,无奈二手市场太少,最后只好放弃
这车自动的很肉,手动2000转往后还挺爽的,但后期手动的变速箱异响好像很严重,我这批是早期西班牙产的雷诺变速箱还凑合 sp670 发表于 2019-7-13 16: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车自动的很肉,手动2000转往后还挺爽的,但后期手动的变速箱异响好像很严重,我这批是早期西班牙产的雷 ...
是的,当初就是想搞个手动的市区开,原本有一台汉兰达,太大,小县城里面不好停,看了好久骊威,原本买新的,只有库存货,要订车,价格很坚挺,最后想买二手的,最后无奈放弃,收了一台广汽丰田小致炫
买了一盒试纸从来没用过。反正一年跑不了8000公里,一年换一次机油。
这个油该换了 为什么要用这种小众油呢?日本的机油除了引能仕和出光都是传销油,包括著名的传销货速马力。
基础油不管是PAO还是GTL都是被美孚和壳牌控制的,四大机油添加剂厂家之一的润英联也是二者合资的。
小众机油无论是基础油还是添加剂都不占优,凭什么比美嘉壳更好? 本帖最后由 sp670 于 2019-7-13 21:47 编辑
冰冻的山泉 发表于 2019-7-13 21:18
为什么要用这种小众油呢?日本的机油除了引能仕和出光都是传销油,包括著名的传销货速马力。
基础油不管是 ...
人家送的,反正买菜车就当玩玩体验一下,平常我都用的胜牌星皇,现在手头还有一桶金美,准备下个月去换。 看扩散环,不好形容,找瓶新机油和废机油,各自滴一个一看就明白了。
就像巴西哥说的,其实这个是主要是看机油本身的产生油泥多少,对润滑性能保持的程度意义并不大,因为每个品牌和级别对这方面预留的衰减余地不太一样。
现在SN的油,随便跑10000km都是没问题的,那怕是矿物油的,现在的矿物油也比前些年的质量好很多了。 冰冻的山泉 发表于 2019-7-13 21:18
为什么要用这种小众油呢?日本的机油除了引能仕和出光都是传销油,包括著名的传销货速马力。
基础油不管是 ...
其实很简单,分系列的,就像买车不能只看奔驰宝马的标,从20万到200万区别大了。
就是壳美嘉,不是顶级的系列,也不会舍得给你加多少PAO和高档添加剂的,更不要说有机钼了。有些小众牌子专门做赛车油或者高档的全合成的,用料确实更舍得一些,比如红线、摩特这类的。
当然,用料不能完全代替技术,配方这东西很玄妙,也没准大公司可以通过组合搭配用没那么好的材料做出更好的效果来呐,这个我没深入研究。 看啥看,1年的油该换了。 本帖最后由 冰冻的山泉 于 2019-7-13 22:26 编辑
sinfire 发表于 2019-7-13 21:54
其实很简单,分系列的,就像买车不能只看奔驰宝马的标,从20万到200万区别大了。
就是壳美嘉,不是顶 ...
赛车油的那些根本不适合用在家用车上。
之前有一股子风气就是给家用车上各种赛用酯类基础油的润滑油。
人家比赛用油跑完比赛就换掉了,也就用个几百公里,家用车润滑油也几百公里一换?这不是扯淡么。而且酯类油亲水性特别强,根本就不是为了5000~10000公里的更换周期设计的。
小众机油,可能在某1,2项指标上有优势,综合来看和美孚壳牌这些大牌子的顶级型号比,差得远。
这么说吧,如果连美嘉壳的顶级润滑油都用不起,我觉得也就没必要来这里讨论了不是?随便买点便宜的矿物油用用好了呗。 本帖最后由 冰冻的山泉 于 2019-7-13 22:41 编辑
sinfire 发表于 2019-7-13 21:49
看扩散环,不好形容,找瓶新机油和废机油,各自滴一个一看就明白了。
就像巴西哥说的,其实这个是主要是 ...
API这个标准有多么宽松你可能没想过。
我见过SN级的全合成垃圾到5000km就衰减的不能用了的。
值得参考的我认为是ACEA,A3/B4和A5/B5。这个与SAE粘度配合起来能大概知道机油的参数。
100度下粘度
20表示5.6~9.3
30表示9.3~12.5
40表示12.5~16.3
A3/B4表示HTHS至少3.5,总碱值大于10(事关长效性)
A5/B5表示HTHS至少2.9,总碱值大于8。
所以一款5W-30 ACEA A3/B4的机油,就可以知道100度下粘度范围,HTHS,总碱值这三个最重要的参数。
而倾点这种代表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一定会在机油的数据表上列出(HTHS和总碱值则不一定)
SN更多的意义我认为是在环保指标上,而非机油性能上。
sp670 发表于 2019-7-13 21:43
人家送的,反正买菜车就当玩玩体验一下,平常我都用的胜牌星皇,现在手头还有一桶金美,准备下个月去换 ...
胜牌还可以。大众的原厂机油就是胜牌的。
我家里车都是买的美嘉壳。一台用的壳牌灰桶符合longlife-01认证的。一台用嘉实多5W-30FE or5W-40。
假机油虽然多,但渠道对了就没问题。 冰冻的山泉 发表于 2019-7-13 22:38
胜牌还可以。大众的原厂机油就是胜牌的。
我家里车都是买的美嘉壳。一台用的壳牌灰桶符合longlife-01认 ...
我也刚入了桶美版嘉实多磁护高里程5w20,贴近5w30粘度下限,准备试试。金美给另一个车用吧。 sp670 发表于 2019-7-13 23:16
我也刚入了桶美版嘉实多磁护高里程5w20,贴近5w30粘度下限,准备试试。金美给另一个车用吧。
重点是看下HTHS。
20粘度的,我觉得不是不能用,要看你的驾驶习惯。
我的车可以用20~40粘度的,20虽然省油,但是HTHS大多数都只有2.6~3.0,像我这种经常4000~5000转的人,不够用的。
开车比较佛系的人,20粘度比较合适,当然也要看发动机的说明。 换个机油至于这么纠结吗?100多块随便跑吧
冰冻的山泉 发表于 2019-7-13 22:24
赛车油的那些根本不适合用在家用车上。
之前有一股子风气就是给家用车上各种赛用酯类基础油的润滑油。 ...
赛车油也是油,只不过看重的是爆发的极限性能而已,对寿命不太介意,对节能减排更加不介意,甚至是油厂故意这么引导的,毕竟小众市场还给你2万公里换一次油,厂家真可以喝西北风去了。
酯类油名堂可就多了,既然是酯,千变万化的能力比起来聚烯烃,尤其还是聚alpha癸烯的PAO强出不知道多少百倍。酯类油极性高这个误区是因为最早是配合PAO做增溶的酯,当然要极性高啦,否则两个低极性的加一起有什么用?
矿物油包括PAO本身的润滑性能是不怎么样的,全靠复配添加剂,油要降低粘度,还要维持润滑性,目前的方法就一个,加酯,越是低粘度的油,酯的含量越高,最初的全合成里面经常就是5-8%的酯,现在的0W16、0W8最少20%,当然,是不同的结构的酯了, 冰冻的山泉 发表于 2019-7-13 22:34
API这个标准有多么宽松你可能没想过。
我见过SN级的全合成垃圾到5000km就衰减的不能用了的。
值得参 ...
倾点这种指标早就过时了,这个测试方法针对简单的都是矿物油还有参考意义,针对现在各种全合成基础油复配出来的,早就不准确了。现在一般看低温是看CCS,不过放心,现在也是国家强制性指标了,一般都不会太差。
至于衰减,我猜你说的可能是粘度指数的变化,目前这块确实比较乱,也是国内小厂最容易省钱的地方,不同类型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成本和性能差别极大,不管是HTHS还是什么,初始值意义不大,关键是看用了之后的衰减速度,目前最苛刻的标准是KRL 20小时的测试,不过那个对车用齿轮油意义更大,对发动机油来说,其实要求不高也还好了。 冰冻的山泉 发表于 2019-7-13 23:38
重点是看下HTHS。
20粘度的,我觉得不是不能用,要看你的驾驶习惯。
我的车可以用20~40粘度的,20虽然 ...
另外,HTHS并不能完全的反馈高温下的润滑性能,还是那个道理,在大量的添加剂作用下,润滑性能并不单独来自于油的粘度或者类型,复杂的很。
比如现在各大公司大量添加的有机钼,确实降低表面摩擦系数一流,立竿见影,但是这东西会损耗,会衰减,不能光看静态值,要综合来评定。可惜,油厂怎么可能给你说的这么细嘛。
不管开多少公里,一年都得换 sinfire 发表于 2019-7-14 15:29
赛车油也是油,只不过看重的是爆发的极限性能而已,对寿命不太介意,对节能减排更加不介意,甚至是油厂故 ...
我记得目前对于润滑油的基础油分了5大类。第4类和第5类分别是PAO和酯类。而且只有4类及5类才能算全合成机油。壳牌主推的GTL很多场合都算3+类,但不知道怎么的也能算是全合成。
有一点你说的没错,就是机油的性能更多的是依靠添加剂表达出来的,基础油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但基础油不好肯定是会影响机油性能这没跑儿。 shenmoya1 发表于 2019-7-14 07:06
换个机油至于这么纠结吗?100多块随便跑吧
不纠结啊,学着大家这么玩玩而已,家里囤了好几瓶机油,准备去换呢 sinfire 发表于 2019-7-14 15:37
另外,HTHS并不能完全的反馈高温下的润滑性能,还是那个道理,在大量的添加剂作用下,润滑性能并不单独来 ...
其实我觉得关于机油的隔离性能(润滑的本质其实就是隔离)随着使用衰减的问题,你多虑了。
不管是100度下粘度,还是HTHS这种参数,厂家标称的确实是初始值。但长效性其实不用担心,因为有主机厂在替消费者验证。
比如宝马的longlife-01,梅赛德斯的MB-Approval 226 229,VW的502 505,雷诺的RN0700 0710之类的。没有类似自己的认证规范的日本厂家往往也会规定需要的ACEA标准(A3 or A5)。
所以我认为要么干脆买自己车的制造商认证的机油,要么买说明书上规定的ACEA标准的机油即可。 冰冻的山泉 发表于 2019-7-14 22:44
我记得目前对于润滑油的基础油分了5大类。第4类和第5类分别是PAO和酯类。而且只有4类及5类才能算全合成机 ...
还不是美孚带头耍流氓,最早把三类重整加氢油做的润滑油叫做合成油,整个价值观就全崩溃了。
坦率的说,GTL还真是全合成的,F-T法用天然气做出来的,一点不含糊,完全不是石油馏分,不能说跟石油沾边就说是矿物油,那PAO的单体还也是石油做的呐。5类油其实不止是酯类,是其他类,就是所有不属于前面四类的,都算5类油,还包括了聚醚,硅油,中性磷酸酯等等。 冰冻的山泉 发表于 2019-7-14 22:54
其实我觉得关于机油的隔离性能(润滑的本质其实就是隔离)随着使用衰减的问题,你多虑了。
不管是100度下 ...
摩擦学的情况有很多,简单的说,从接触的远近分为:
1. 流体润滑,摩擦界面油膜很厚,完全不接触,这时候摩擦阻力主要来自于油的内聚力,当然是越稀越好。靠油膜本身的润滑能力解决。
2. 界面润滑,摩擦界面轻微接触,大部分地方有油膜,个别地方微观的金属突起碰撞,这时候摩擦阻力来自于两者之和,摩擦损失主要来自于金属接触的那些小点。要靠添加一些降低表面摩擦系数的强吸附物质,叫做减磨剂。
3.极压润滑,摩擦界面不止接触还有横向的压力,大部分地方已经没有油膜,靠金属硬碰硬,这个时候摩擦阻力来自于金属表面的相互碰撞,摩擦损失巨大。要靠添加一些能够跟金属表面反应行成共融物的元素来改善,叫做极压剂,一般是一些含硫、磷、氯的物质。
就是行业内玩了很多年的砝码机的把戏,其实主要体现的是极压性能,而发动机因为活塞和缸套之间的径向力并不大,尤其是直列的,如果是星形的和V型的还是多少有点儿。更多的是齿轮油变速箱油比较看重这个指标。
另外说一句,认证通过只能证明可以放心使用,并不能表征油品的好坏,因为认证费用高昂,时间周期也很长,没有规模效应非常不合算,没有通过认证的未必就是不好,只是舍不得去花这个代价而已。 sinfire 发表于 2019-7-14 23:25
摩擦学的情况有很多,简单的说,从接触的远近分为:
1. 流体润滑,摩擦界面油膜很厚,完全不接触,这 ...
所以直列发动机保养得当会非常耐用,因为先天因为摩擦导致气缸衬套或者活塞受损的几率比较小。
但有一种奇葩的直列,比如宝马的直列气缸发动机,那玩意儿是倾斜放置的。。有点像单侧V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对机油极压润滑性能要求就比较高。
还有保时捷和斯巴鲁的水平对置,气缸干脆是横置,对机油的润滑性能要求比垂直的直列发动机高多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主机厂有认证是一件好事儿啊。因为测试已经由主机厂做过了。以前看过longlife-01认证的机油列表,真的是上百款。我觉得如果是宝马车主,从这个列表里选高端的就没啥大问题,多省心。
有些机油没取得认证其实是市场策略导致,比如壳牌的金桶0W-30,0W-40,那机油本身是好东西。 瞎开一个帖子,拜读楼上几位大神的讨论真的是胜读十年书
果然51人才辈出,比油坛还厉害,哈哈 最近两年一直用嘉实多的020,听说油泥王,但用下来感觉寿命油耗都还可以
页:
[1]